《中庸》為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著作,原為《禮記》之一篇。隨著義理之學的興起,中庸學在宋代獲得空前發(fā)展,北宋宋學發(fā)展時期的各學派都曾對《中庸》進行過研究或注釋,特別是經由程朱理學派的推崇尊奉,《中庸》單獨成篇,并列為“四書”之一,對封建社會中后期的元明清各代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吨杏埂吩恰缎〈鞫Y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中國儒家的經典之一,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是我們民族的古典哲學,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也為世界文化寶庫貢獻了輝煌的篇章,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光芒四射,為世人所矚目!吨杏埂烦鲇诳鬃拥膶O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據(jù)《史記?孔于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字伯魚;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系來看,子思學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學于子思;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后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為“述圣”。不過,現(xiàn)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于秦統(tǒng)一全國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后各代都有關于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四書”之一,成為后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朱熹認為《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圣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強調《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于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過頭,但《中庸》的確是內容豐富,不僅提出了“中庸”作為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而且還以此為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涉及到儒家學說的各個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為“實學”,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這也絕不是偶然。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并非現(xiàn)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養(yǎng)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guī)范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在認識理論上,實現(xiàn)了“兩過渡”:由問神向問人過度,由直觀經驗向邏輯抽象過渡。中庸在社會領域,適應了“三轉變”:家族制向家庭制、分封制向集權制、傳親向傳賢的轉變;推動了“一結合”:分散的一家一戶小生產與高度集權封建專制的結合;促進了“兩分離”:思想家與政治家、議政與行政的相對分離。從而明朗化了封建中央集權制下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統(tǒng)一。突顯了宰相在調解皇帝與萬民關系中的中庸作用。宰相作用的正確發(fā)揮是封建王朝穩(wěn)定興旺的重要原因之一。東營信息港zimo06.net調查隊獲悉千古名相魏征則是宰相中最杰出的代表。他與唐太宗共同造就了唐初盛世——貞觀之治。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們的善良的天性辦事情。“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則去進行修治。“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于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于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致中心,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后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xiàn)。
宋朝臨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zhí)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于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yǎng)省察之要,終言圣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于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yǎng)、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yǎng)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1)天人合一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吨杏埂氛f:“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著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于善,不思慮而自得于善,閑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zhí)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虬捕兄,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圣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與人性合一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chuàng)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3)理性與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現(xiàn)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xiàn),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鬼神與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了鬼神與圣人合一!吨杏埂返诙耪拢“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質證于鬼神沒有疑問,就算是懂得認識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來也不會有疑問,就算是認識了人。說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則包括圣人。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總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領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頭頂藍天。
(5)外內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外內合一!吨杏埂返诙逭陆沂玖送鈨群弦。其文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合外內之道,即外內合一,外內合天誠。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誠。這種外內合一又可以視為品德意識與品德行為的合一,或者說成己與成物的合一,或者說是知與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楊驊《中庸提要》云:“《中庸》全書,以‘道不遠人’句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記.禮運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說者,大抵皆宗此義。天命之謂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該交會秀氣在內。‘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樂,即五行之端,而慎獨二字,尤示人節(jié)欲以踐形而盡性之要旨也。全書中以‘仁者人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兩‘人’字為樞紐。曰‘人莫不飲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闡‘道不遠人’之旨。書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結,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闡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為德,又以闡天人合一之真機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別無所謂道,別無所謂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也。所以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誠也。性為人性,道為人,教者教以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遠人,而目之曰庸,謂之曰不可離,始于慎獨,極天參贊,祗完得生人本來面目,毫無加損于間焉。子思以中庸名書,‘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遠人章點睛,自系全書宗旨。”《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養(yǎng)的教育理論著作!吨杏埂粪嵭ⅲ“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鬃又畬O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fā)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fā)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中庸之道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
(1)五達道
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jié)五種人際關系。這五種基本人際關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將君臣關系視為上下關系,這五種人際關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際關系!吨杏埂返谑略敿氄撌隽朔驄D的人際關系,將夫婦關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年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論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達道。綜觀斯兩章,五達道備焉。
五達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種人際關系。通過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誠如《禮運》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2)三達德
調節(jié)這些人際關系靠什么?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jié)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的。智、仁、勇靠什么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闡明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蛏,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九經
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yǎng)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yōu)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yǎng)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能充足;優(yōu)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xiàn)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jié)好了九種人際關系。調節(jié)這九種人際關系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九經”的提出,是對《尚書●堯典》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的太平和合理想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并分別論述于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吨杏埂返谝徽戮吞岢隽诉@一原則。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在別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別人看不見自己物為的地方,也時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对姟吩唬‘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威于鉞!对姟吩唬‘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对姟吩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詩》曰:‘德??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自。’至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zhí)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將其概括以傳于世。《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誡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么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忠恕之道在《大學》里被稱作“矩之道”!洞髮W》說:“所惡于上,毋(勿)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這謂矩之道。“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挈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中庸》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挈矩之道。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3)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fā)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fā)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fā)揮萬物良天性;能夠充分發(fā)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為三了。這就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亦澤“中道”,古希臘哲學范疇,畢達歌拉斯學派把現(xiàn)存事物看作是對方之間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圖開始把這種均衡概念移植到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則把中庸和節(jié)制相聯(lián)系,并制定了系統(tǒng)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這個數(shù)“5”居其中;人的心理狀態(tài)、情感中欲望過度是荒淫,不及則是禁欲.節(jié)制則是適度。中庸有兩種,自然界的中庸是絕對的,人事的中庸則是相對的;在倫理中觀上,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tài).過度和不及都是惡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標準,美德是一種適中,是以居間者為目的。他還把這種中庸原則運用于政治國家學說。認為由中等階級治理的國家最好,因為擁有適度的財產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則。最不會逃避治國的工作或擁有過分的野心.是國家最安穩(wěn)的公民階級,中等階級的公民組成的城邦.是結構個最好的和組織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吨杏埂粪嵭ⅲ“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鬃又畬O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fā)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fā)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吨杏埂愤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歷史價值
中庸是和合文化的哲學升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和合文化的特點就是多樣的包容,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和天地間萬物的生生不息。中庸所體現(xiàn)的正是這些過程中的中正、平衡、有序、適度、合律的和諧。
中庸是哲學不是宗教。中庸本于《易經》,強調無地的發(fā)展與化育?梢娭杏故且匀藶楸镜恼軐W,而不是以神為本的宗教。
中庸、中道是人類認識世界歷史的一個發(fā)展階段,與一定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是由青銅器向鐵器發(fā)展時代的哲學。在古希臘被視為最高美德,在佛教中被視為最高真理。而中庸的提出要早于二者一百多年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孔子《中庸》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孟子《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翻譯:國家將要興盛,必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將要滅亡,必有不合理的情事出現(xiàn)。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翻譯:從誠心上領悟道理,叫作天性;從明白大道去涵養(yǎng)誠心,叫作教化。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子思《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則:
1、致中和
一個人還沒有表現(xiàn)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jié)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xié)調和諧,這便是“中和”。達到中和的境界,世間萬物就各得其所了。
2、執(zhí)兩用中
“叩其兩端”、“執(zhí)兩用中”是中庸之道一個重要的原則,“兩端”就是過和不及兩個極端,“過猶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過頭和沒有做到一樣不得其正,即做事須恰到好處。“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執(zhí)兩用中”與“過猶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堅持“中”,戒其“過”,勉其“不及”。這是中庸之道所據(jù)以立論的最基本的法則。
3、和而不同
《中庸》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樣性事物之間可以和諧相處、互補共進、寬容包納。“和而不同”的原則最能體現(xiàn)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黃金規(guī)則,具有最普遍的意義。
修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寶:
1、慎獨
《中庸》中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要求人們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檢點。即使在隱蔽之處或細小之事,也時刻格守中庸之道!吨杏埂氛J為道德修養(yǎng)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由此出發(fā),就能“微之顯”,“暗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
2、忠恕
《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忠恕,亦即仁愛,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恕就是“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話說,仁就是人人平等。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3、至誠
《中庸》認為“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至誠盡性是實現(xiàn)中庸之道的關鍵。只有堅持至誠,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天性,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實現(xiàn)“至誠”就可以使人進入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
對中庸之道的認識
中庸之道強調“執(zhí)兩用中”、“中道而行”。很多人認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協(xié),不求上進,還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講原則的折中主義、平均主義,這是對中庸的曲解。
中庸包含的折中調和思想,應該算一種積極的調和。調和與均衡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常態(tài)。不該認為調和就是壞事。
而且“執(zhí)兩用中”不是簡單的折中、平均,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這個“中”是從“兩端”中新產生出來的那個的“三”,是認識和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正確處理事情的辦法。如何評判“中”,龐樸精妙地概括為“A然而B”、“A而不A”、“亦A亦B”和“不A不B”四種邏輯形式。而絕非(A+B)÷2。
同時這個“中”的標準隨具體境遇的變化而改變,《中庸》所謂“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朱熹所謂“中無定體,隨時而在”,它提倡的“時中”就是希望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君子能隨時保持中道。歷史上也存在著將中庸這種變化法則固定為維護“禮”的傾向,這樣中庸便喪失了與時俱進的活力,成為陳腐僵化的教條。封建統(tǒng)治者對“中庸”思想的歪曲,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造成了對人性的嚴重戕害。今天我們應遵循“時中”的法則,找出適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中道”,建設理想的和諧社會。
中庸之道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現(xiàn)實意義絲毫不減,它對我們今天的社會實踐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并且乃至整個人類世界都有影響。
今天,我們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積極因素,對于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理想具有重要意義。“中庸”其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諧,并能使人處理好人際關系、國際關系及人和自然的關系,以至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弘揚中庸之道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用作用。承認不同而謀求“和”,這是世界多元文化實現(xiàn)和平相處必走的一條路。“和而不同”在促進世界各民族和平相處、共同發(fā)展方面具有啟迪意義?鬃邮菑膫惱碚谓嵌忍岢“中庸”的第一人。其在《論語﹒雍也》中說:“中庸之為徳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亦是將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作為衡量君子的標準之一。但是,在普世價值觀不同于古代的今天,人們對于中庸的認識早已偏離了古人的偉大構想,許多自由主義者甚至直接將中庸與“無所作為“相掛鉤,用來進行質疑和批判。那么,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呢?一、中庸思想內涵孔子推許中庸,但卻未在《論語》一書中給出中庸明確的含義,這引起了后人的各種猜想和解釋。漢代鄭玄是這樣注解的:“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位用也;庸,用也。”他認為“中庸”的本義就是中道的運用。而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但從本質上而言,這兩者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分歧的?鬃拥“中庸”,偏向于折中與調和,將事物由極端走向中和,由混沌走向統(tǒng)一,由外及內,由表及里。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無過不及”。但鄭玄的注釋是對《中庸》整部書的思想來談的,中道包括了尚中、時中、中正、中和四個方面。尚中的內涵為“無過不及”,而“時中”、“中正”、“中和”都是孔子后期對《禮記》的整理時發(fā)展出的,所以才會出現(xiàn)孔子前后言行的矛盾。但這一矛盾,并不影響中庸的本質,而是儒家思想進步的又一體現(xiàn)。二、中庸思想中積極的元素——道生自律,中正和諧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境,《中庸》一書中說:“喜怒哀樂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這使得中庸從孔子的“至德”又更進了一步,達到了天地萬物皆中和,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其中有著道家思想的影子,亦有著與之不同的的道義、人性、理性和情感的合一。所以,孔子才將中庸作為道德的標準,使得天地萬物和諧統(tǒng)一,以致大同。孔子如此提倡中庸,可在《論語》一書中,“仁”出現(xiàn)了107次,“中庸”僅出現(xiàn)了一次,這明顯與孔子的推崇相矛盾,難道“中庸”不是儒學思想的體現(xiàn)嗎?讀完《論語》后,筆者在孔子的仁禮義信之間,看到了不少中庸之道的影子。中庸之道的原則有三條:慎讀自修,忠恕寬容,至誠盡性。就拿忠恕寬容來說,孔子曾對曾參說:“吾道以一貫之。”曾參對門人的解釋便是忠恕之道。除此之外,孔子亦是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放在做人的首位。由此可見,中庸之道并非游離在《論語》之外,而是從不同的角度深深的滲透入《論語》中了。所以,“仁”、“義”是中庸的前提,而“禮”“信”則是中庸的表現(xiàn)形式,這樣說也不為過罷。三、當代社會遭遇在法制進程中的問題歷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相似性,自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的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后來的辛亥革命更是效仿西方建立起一套不完整的資產階級議會制度。新的憲法修立后,傳統(tǒng)的人治社會被法制社會所取代,一種新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中國逐漸擴散開來。到了辛亥革命已經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的經濟、文化、科技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古代,但是在法制建設中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的執(zhí)法部門都是嚴格執(zhí)法,但新的犯罪方法層出不窮,犯罪者總是鉆法律的空子,以法制法,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中庸思想提倡道德規(guī)范,用“人治”反過來去改良“法治”,不失為一種新的治國之道。那么,中庸的“人治”
會怎樣影響當今的法制社會呢?筆者曾粗略地讀完了二十四史,從中總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幾個重要特征,其中一條就是:人治至上,以情代法。這便是現(xiàn)今貪污腐敗,官商勾結的前身。中庸的“人治”建立在道德規(guī)范之上,遠遠不同于古時的“以情代法,同當今的“依法治國”有相似之處,也有著本質上不同點。中庸提倡“時中”,這與我們一直所提倡的和諧社會是不謀而合的。但和諧社會只是一個片面的說法,利益所滋生的犯罪永遠不會消失,而利益本身也是模糊不定的,其必然存在著正反兩面的影響。例如轉基因技術,帶來高額利潤的同時,也極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這是現(xiàn)代法律所無法阻止的。更何況法律是為國家機器服務的,利益鏈的頂端只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再上升到人類利益乃至社會利益,就已經很難了。如此說來,法治反倒成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絆腳石,可社會又不能缺少了法治。所以,我們的社會需要法治,也需要人治,二者相輔相成來建設創(chuàng)新型的法制社會。而中庸思想對于這種方法的應用,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四、中庸思想如何有效彌補社會漏洞1、中庸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應用當今的中國社會,法制已經發(fā)展到了極高的境界。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的帶動下,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問題逐漸浮現(xiàn)出來。例如那場“大義滅親”和“親親相隱”的辯論,這反映了人們在道德仁義與法律中面臨著兩難的境地。而法律是無情的,服務于社會及人民,同時也規(guī)范了社會的發(fā)展,亦是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中庸提倡“道生自律,中正和諧”,對人民進行道德教育,從根本上來解決法治的缺陷。但是道德教育真的有用嗎?筆者認為:對于過失型的犯罪,道德或許可以讓人重返社會,但是對于恐怖主義以及邪教來說,內仁外禮的道德已經完全不適用了,等待他們的,是法律無情的制裁。以中國的經濟市場為例,許多不法商家用欺詐的手段來博得消費者的青睞,獲得了高額的利益,短時間內是如此,可長久來看,道德缺失的不法商家會失去誠信,無法在市場立足。政府重視法制教育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對待不法商家,采取的是打了又抓,抓了再打的策略,沒有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中庸提倡“中正”,我們無法摧毀利益鏈對不法商家的誘惑,但卻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譽監(jiān)察系統(tǒng),對違法的商家課以重稅,并且利用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讓商家的信譽盡失,無法在社會立足。這樣使得法律與道德平行,用利益來制約利益,完全體現(xiàn)了中庸思想“無過不及”的特點。2、中庸在新時期中國外交上的體現(xiàn)當今的中國,在外交上總是存在著一種不利的局面,被國人所恥笑。但是筆者認為,中國的外交是一種智慧,更是中庸之道的完美體現(xiàn)。中國在冷戰(zhàn)時期就處于美蘇兩大國之間,夾縫中生存,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中國卻智慧地利用了大國之間的競爭,成功地在“兩彈一星”上實現(xiàn)了突破,重新樹立起了大國的威望。當今的國際形勢極為復雜,中國雖然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工業(yè)基礎,但是各種各樣的國際勢力對于中國的強大始終抱有著戒備的心理,時刻防備著中國。而我國的領導者充分運用了中庸的智慧,主張和平,反對以武力解決問題。中國的誠意在國際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國際地位也大幅度的提高。這體現(xiàn)了中庸思想中的“尚中”,無過不及,以和為貴,亦可為攻,亦可為守,于國家和人民,都是極為有利的。五、中庸思想運用中的復雜性和注意點中庸思想建立在封建制度的“仁”“禮”之上,其本身并不是絕對的完美的,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和復雜性。中庸的思想中包含了調和折中的內涵,在應用中可能會導致力量過于
分散,使得一些利多弊少的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最終只能改良以折中的方案。比如說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如果過度地提倡中庸,三峽很有可能面臨著被扼殺在討論之中的危險。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根據(jù)中庸的要義,許多無法調和折中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那么,我們在應用中庸的過程中需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適當?shù)倪M行調和,只在有效的問題上進行改良。所以,對于中庸思想,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中庸在新社會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在認識理論上,實現(xiàn)了“兩過渡”:由問神向問人過度,由直觀經驗向邏輯抽象過渡。中庸在社會領域,適應了“三轉變”:家族制向家庭制、分封制向集權制、傳親向傳賢的轉變;推動了“一結合”:分散的一家一戶小生產與高度集權封建專制的結合;促進了“兩分離”:思想家與政治家、議政與行政的相對分離。從而明朗化了封建中央集權制下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統(tǒng)一。突顯了宰相在調解皇帝與萬民關系中的中庸作用。宰相作用的正確發(fā)揮是封建王朝穩(wěn)定興旺的重要原因之一。東營信息港zimo06.net調查隊獲悉千古名相魏征則是宰相中最杰出的代表。他與唐太宗共同造就了唐初盛世——貞觀之治。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謂道”是說人們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們的善良的天性辦事情。“修道之謂教”是說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則去進行修治。“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于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于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致中心,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后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xiàn)。
宋朝臨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時也對中庸作了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庸之德至矣,而其義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義;以戒懼謹獨,明執(zhí)中之道;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朱熹對這一章也有極高的評價。他在《中庸章句》中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于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yǎng)省察之要,終言圣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于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當然,他們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就是自我修養(yǎng)、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yǎng)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1)天人合一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吨杏埂氛f:“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著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于善,不思慮而自得于善,閑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zhí)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虬捕兄,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圣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與人性合一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chuàng)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3)理性與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現(xiàn)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xiàn),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鬼神與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了鬼神與圣人合一!吨杏埂返诙耪拢“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質證于鬼神沒有疑問,就算是懂得認識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來也不會有疑問,就算是認識了人。說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則包括圣人。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總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領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頭頂藍天。
(5)外內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外內合一!吨杏埂返诙逭陆沂玖送鈨群弦。其文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合外內之道,即外內合一,外內合天誠。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誠。這種外內合一又可以視為品德意識與品德行為的合一,或者說成己與成物的合一,或者說是知與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楊驊《中庸提要》云:“《中庸》全書,以‘道不遠人’句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記.禮運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說者,大抵皆宗此義。天命之謂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該交會秀氣在內。‘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樂,即五行之端,而慎獨二字,尤示人節(jié)欲以踐形而盡性之要旨也。全書中以‘仁者人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兩‘人’字為樞紐。曰‘人莫不飲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闡‘道不遠人’之旨。書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結,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闡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為德,又以闡天人合一之真機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別無所謂道,別無所謂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也。所以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誠也。性為人性,道為人,教者教以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遠人,而目之曰庸,謂之曰不可離,始于慎獨,極天參贊,祗完得生人本來面目,毫無加損于間焉。子思以中庸名書,‘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遠人章點睛,自系全書宗旨。”《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養(yǎng)的教育理論著作!吨杏埂粪嵭ⅲ“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鬃又畬O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fā)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fā)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中庸之道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
(1)五達道
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jié)五種人際關系。這五種基本人際關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將君臣關系視為上下關系,這五種人際關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際關系!吨杏埂返谑略敿氄撌隽朔驄D的人際關系,將夫婦關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年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論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達道。綜觀斯兩章,五達道備焉。
五達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種人際關系。通過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誠如《禮運》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2)三達德
調節(jié)這些人際關系靠什么?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jié)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的。智、仁、勇靠什么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闡明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蛏,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九經
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yǎng)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yōu)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yǎng)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能充足;優(yōu)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xiàn)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jié)好了九種人際關系。調節(jié)這九種人際關系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九經”的提出,是對《尚書●堯典》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的太平和合理想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并分別論述于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吨杏埂返谝徽戮吞岢隽诉@一原則。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在別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別人看不見自己物為的地方,也時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对姟吩唬‘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威于鉞!对姟吩唬‘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对姟吩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詩》曰:‘德??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自。’至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zhí)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將其概括以傳于世。《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誡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么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忠恕之道在《大學》里被稱作“矩之道”!洞髮W》說:“所惡于上,毋(勿)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這謂矩之道。“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挈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中庸》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挈矩之道。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3)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fā)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fā)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fā)揮萬物良天性;能夠充分發(fā)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為三了。這就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亦澤“中道”,古希臘哲學范疇,畢達歌拉斯學派把現(xiàn)存事物看作是對方之間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圖開始把這種均衡概念移植到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則把中庸和節(jié)制相聯(lián)系,并制定了系統(tǒng)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這個數(shù)“5”居其中;人的心理狀態(tài)、情感中欲望過度是荒淫,不及則是禁欲.節(jié)制則是適度。中庸有兩種,自然界的中庸是絕對的,人事的中庸則是相對的;在倫理中觀上,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tài).過度和不及都是惡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標準,美德是一種適中,是以居間者為目的。他還把這種中庸原則運用于政治國家學說。認為由中等階級治理的國家最好,因為擁有適度的財產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則。最不會逃避治國的工作或擁有過分的野心.是國家最安穩(wěn)的公民階級,中等階級的公民組成的城邦.是結構個最好的和組織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吨杏埂粪嵭ⅲ“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鬃又畬O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fā)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發(fā)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吨杏埂愤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歷史價值
中庸是和合文化的哲學升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和合文化的特點就是多樣的包容,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和天地間萬物的生生不息。中庸所體現(xiàn)的正是這些過程中的中正、平衡、有序、適度、合律的和諧。
中庸是哲學不是宗教。中庸本于《易經》,強調無地的發(fā)展與化育?梢娭杏故且匀藶楸镜恼軐W,而不是以神為本的宗教。
中庸、中道是人類認識世界歷史的一個發(fā)展階段,與一定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是由青銅器向鐵器發(fā)展時代的哲學。在古希臘被視為最高美德,在佛教中被視為最高真理。而中庸的提出要早于二者一百多年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孔子《中庸》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孟子《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翻譯:國家將要興盛,必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將要滅亡,必有不合理的情事出現(xiàn)。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翻譯:從誠心上領悟道理,叫作天性;從明白大道去涵養(yǎng)誠心,叫作教化。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子思《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則:
1、致中和
一個人還沒有表現(xiàn)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jié)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xié)調和諧,這便是“中和”。達到中和的境界,世間萬物就各得其所了。
2、執(zhí)兩用中
“叩其兩端”、“執(zhí)兩用中”是中庸之道一個重要的原則,“兩端”就是過和不及兩個極端,“過猶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過頭和沒有做到一樣不得其正,即做事須恰到好處。“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執(zhí)兩用中”與“過猶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堅持“中”,戒其“過”,勉其“不及”。這是中庸之道所據(jù)以立論的最基本的法則。
3、和而不同
《中庸》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樣性事物之間可以和諧相處、互補共進、寬容包納。“和而不同”的原則最能體現(xiàn)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黃金規(guī)則,具有最普遍的意義。
修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寶:
1、慎獨
《中庸》中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要求人們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檢點。即使在隱蔽之處或細小之事,也時刻格守中庸之道!吨杏埂氛J為道德修養(yǎng)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由此出發(fā),就能“微之顯”,“暗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
2、忠恕
《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忠恕,亦即仁愛,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恕就是“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話說,仁就是人人平等。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3、至誠
《中庸》認為“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至誠盡性是實現(xiàn)中庸之道的關鍵。只有堅持至誠,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善良的天性,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實現(xiàn)“至誠”就可以使人進入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
對中庸之道的認識
中庸之道強調“執(zhí)兩用中”、“中道而行”。很多人認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協(xié),不求上進,還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講原則的折中主義、平均主義,這是對中庸的曲解。
中庸包含的折中調和思想,應該算一種積極的調和。調和與均衡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常態(tài)。不該認為調和就是壞事。
而且“執(zhí)兩用中”不是簡單的折中、平均,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這個“中”是從“兩端”中新產生出來的那個的“三”,是認識和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正確處理事情的辦法。如何評判“中”,龐樸精妙地概括為“A然而B”、“A而不A”、“亦A亦B”和“不A不B”四種邏輯形式。而絕非(A+B)÷2。
同時這個“中”的標準隨具體境遇的變化而改變,《中庸》所謂“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朱熹所謂“中無定體,隨時而在”,它提倡的“時中”就是希望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君子能隨時保持中道。歷史上也存在著將中庸這種變化法則固定為維護“禮”的傾向,這樣中庸便喪失了與時俱進的活力,成為陳腐僵化的教條。封建統(tǒng)治者對“中庸”思想的歪曲,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造成了對人性的嚴重戕害。今天我們應遵循“時中”的法則,找出適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中道”,建設理想的和諧社會。
中庸之道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現(xiàn)實意義絲毫不減,它對我們今天的社會實踐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并且乃至整個人類世界都有影響。
今天,我們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積極因素,對于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理想具有重要意義。“中庸”其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諧,并能使人處理好人際關系、國際關系及人和自然的關系,以至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弘揚中庸之道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用作用。承認不同而謀求“和”,這是世界多元文化實現(xiàn)和平相處必走的一條路。“和而不同”在促進世界各民族和平相處、共同發(fā)展方面具有啟迪意義?鬃邮菑膫惱碚谓嵌忍岢“中庸”的第一人。其在《論語﹒雍也》中說:“中庸之為徳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亦是將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作為衡量君子的標準之一。但是,在普世價值觀不同于古代的今天,人們對于中庸的認識早已偏離了古人的偉大構想,許多自由主義者甚至直接將中庸與“無所作為“相掛鉤,用來進行質疑和批判。那么,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呢?一、中庸思想內涵孔子推許中庸,但卻未在《論語》一書中給出中庸明確的含義,這引起了后人的各種猜想和解釋。漢代鄭玄是這樣注解的:“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位用也;庸,用也。”他認為“中庸”的本義就是中道的運用。而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比。”但從本質上而言,這兩者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分歧的?鬃拥“中庸”,偏向于折中與調和,將事物由極端走向中和,由混沌走向統(tǒng)一,由外及內,由表及里。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無過不及”。但鄭玄的注釋是對《中庸》整部書的思想來談的,中道包括了尚中、時中、中正、中和四個方面。尚中的內涵為“無過不及”,而“時中”、“中正”、“中和”都是孔子后期對《禮記》的整理時發(fā)展出的,所以才會出現(xiàn)孔子前后言行的矛盾。但這一矛盾,并不影響中庸的本質,而是儒家思想進步的又一體現(xiàn)。二、中庸思想中積極的元素——道生自律,中正和諧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境,《中庸》一書中說:“喜怒哀樂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這使得中庸從孔子的“至德”又更進了一步,達到了天地萬物皆中和,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其中有著道家思想的影子,亦有著與之不同的的道義、人性、理性和情感的合一。所以,孔子才將中庸作為道德的標準,使得天地萬物和諧統(tǒng)一,以致大同。孔子如此提倡中庸,可在《論語》一書中,“仁”出現(xiàn)了107次,“中庸”僅出現(xiàn)了一次,這明顯與孔子的推崇相矛盾,難道“中庸”不是儒學思想的體現(xiàn)嗎?讀完《論語》后,筆者在孔子的仁禮義信之間,看到了不少中庸之道的影子。中庸之道的原則有三條:慎讀自修,忠恕寬容,至誠盡性。就拿忠恕寬容來說,孔子曾對曾參說:“吾道以一貫之。”曾參對門人的解釋便是忠恕之道。除此之外,孔子亦是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放在做人的首位。由此可見,中庸之道并非游離在《論語》之外,而是從不同的角度深深的滲透入《論語》中了。所以,“仁”、“義”是中庸的前提,而“禮”“信”則是中庸的表現(xiàn)形式,這樣說也不為過罷。三、當代社會遭遇在法制進程中的問題歷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相似性,自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的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后來的辛亥革命更是效仿西方建立起一套不完整的資產階級議會制度。新的憲法修立后,傳統(tǒng)的人治社會被法制社會所取代,一種新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中國逐漸擴散開來。到了辛亥革命已經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的經濟、文化、科技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古代,但是在法制建設中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的執(zhí)法部門都是嚴格執(zhí)法,但新的犯罪方法層出不窮,犯罪者總是鉆法律的空子,以法制法,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中庸思想提倡道德規(guī)范,用“人治”反過來去改良“法治”,不失為一種新的治國之道。那么,中庸的“人治”
會怎樣影響當今的法制社會呢?筆者曾粗略地讀完了二十四史,從中總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幾個重要特征,其中一條就是:人治至上,以情代法。這便是現(xiàn)今貪污腐敗,官商勾結的前身。中庸的“人治”建立在道德規(guī)范之上,遠遠不同于古時的“以情代法,同當今的“依法治國”有相似之處,也有著本質上不同點。中庸提倡“時中”,這與我們一直所提倡的和諧社會是不謀而合的。但和諧社會只是一個片面的說法,利益所滋生的犯罪永遠不會消失,而利益本身也是模糊不定的,其必然存在著正反兩面的影響。例如轉基因技術,帶來高額利潤的同時,也極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這是現(xiàn)代法律所無法阻止的。更何況法律是為國家機器服務的,利益鏈的頂端只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再上升到人類利益乃至社會利益,就已經很難了。如此說來,法治反倒成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絆腳石,可社會又不能缺少了法治。所以,我們的社會需要法治,也需要人治,二者相輔相成來建設創(chuàng)新型的法制社會。而中庸思想對于這種方法的應用,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四、中庸思想如何有效彌補社會漏洞1、中庸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應用當今的中國社會,法制已經發(fā)展到了極高的境界。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的帶動下,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問題逐漸浮現(xiàn)出來。例如那場“大義滅親”和“親親相隱”的辯論,這反映了人們在道德仁義與法律中面臨著兩難的境地。而法律是無情的,服務于社會及人民,同時也規(guī)范了社會的發(fā)展,亦是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中庸提倡“道生自律,中正和諧”,對人民進行道德教育,從根本上來解決法治的缺陷。但是道德教育真的有用嗎?筆者認為:對于過失型的犯罪,道德或許可以讓人重返社會,但是對于恐怖主義以及邪教來說,內仁外禮的道德已經完全不適用了,等待他們的,是法律無情的制裁。以中國的經濟市場為例,許多不法商家用欺詐的手段來博得消費者的青睞,獲得了高額的利益,短時間內是如此,可長久來看,道德缺失的不法商家會失去誠信,無法在市場立足。政府重視法制教育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對待不法商家,采取的是打了又抓,抓了再打的策略,沒有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中庸提倡“中正”,我們無法摧毀利益鏈對不法商家的誘惑,但卻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譽監(jiān)察系統(tǒng),對違法的商家課以重稅,并且利用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讓商家的信譽盡失,無法在社會立足。這樣使得法律與道德平行,用利益來制約利益,完全體現(xiàn)了中庸思想“無過不及”的特點。2、中庸在新時期中國外交上的體現(xiàn)當今的中國,在外交上總是存在著一種不利的局面,被國人所恥笑。但是筆者認為,中國的外交是一種智慧,更是中庸之道的完美體現(xiàn)。中國在冷戰(zhàn)時期就處于美蘇兩大國之間,夾縫中生存,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中國卻智慧地利用了大國之間的競爭,成功地在“兩彈一星”上實現(xiàn)了突破,重新樹立起了大國的威望。當今的國際形勢極為復雜,中國雖然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工業(yè)基礎,但是各種各樣的國際勢力對于中國的強大始終抱有著戒備的心理,時刻防備著中國。而我國的領導者充分運用了中庸的智慧,主張和平,反對以武力解決問題。中國的誠意在國際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國際地位也大幅度的提高。這體現(xiàn)了中庸思想中的“尚中”,無過不及,以和為貴,亦可為攻,亦可為守,于國家和人民,都是極為有利的。五、中庸思想運用中的復雜性和注意點中庸思想建立在封建制度的“仁”“禮”之上,其本身并不是絕對的完美的,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和復雜性。中庸的思想中包含了調和折中的內涵,在應用中可能會導致力量過于
分散,使得一些利多弊少的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最終只能改良以折中的方案。比如說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如果過度地提倡中庸,三峽很有可能面臨著被扼殺在討論之中的危險。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根據(jù)中庸的要義,許多無法調和折中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那么,我們在應用中庸的過程中需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適當?shù)倪M行調和,只在有效的問題上進行改良。所以,對于中庸思想,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中庸在新社會煥發(fā)出新的活力。